用党的精神力量引导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发布日期:2010-08-17    浏览次数:

中国共青团网8月15日讯 (记者李彦龙摄影报道)8月13日,团十六届中央书记处举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主持集体学习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学习了解党的历史,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逻辑,大力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保持与普通青年的血肉联系,用党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引导激励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做专题讲解

这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从《苦难辉煌》看党的光辉历程和奋斗精神。《苦难辉煌》一书的作者、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围绕学习主题进行了专题讲解。讲解中,金一南结合《苦难辉煌》的写作动因,介绍了党领导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长征的国际国内背景,简要回顾了这一段在我党我军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苦难历程,从精神层面深刻揭示了红色政权在异常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的力量源泉。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主持会议并讲话

陆昊在主持集体学习时作了讲话。他指出,要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逻辑。党的光辉奋斗史,是在广大团员青年和各级团干部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最为丰富生动的教材。要通过全面学习了解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奋斗、付出的巨大牺牲、作出的重大贡献和取得的光辉业绩,不断加深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不断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牢牢把握主流和本质,着重从历史逻辑出发,帮助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和核心作用的形成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要把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和基本国情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既帮助广大青少年看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又要帮助青少年清醒认识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不断增强青年人为国家发展、人民富裕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陆昊指出,学习了解党的历史,要特别重视运用党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要帮助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到,物质财富的创造对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无论物质财富如何丰富,物质终究不能替代精神的力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形成了许多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的奋斗精神,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要通过深入挖掘其中最为宝贵的精神品质,引导青少年把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激发青年人应有的信仰,激发起广大青少年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长期艰苦奋斗的热情和动力,自觉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

陆昊强调,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共青团要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与普通青年的紧密联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党的执政地位得以不断巩固的关键。没有与广大人民的鱼水深情,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就不会有我们党的今天。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群众组织,共青团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的根基在广大普通青年、血脉在广大普通青年、力量源于广大普通青年,团的根本生命力在于始终保持与广大普通青年的联系,脱离了广大普通青年,共青团组织就会丧失根本价值。基层团组织和基层工作处于共青团与青年的边界上,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各项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我们大力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努力健全团的组织体系,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就是要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保持与普通青年的紧密联系,保证共青团整体组织作用和功能的发挥。

陆昊要求,做好团干部首先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要通过学习党史,深刻理解党的宗旨、党的使命、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才能真正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内心自觉和实际行动。要继承中国共产党人忠于理想、献身事业的崇高品格,始终保持理想主义追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成长观,真正想明白“为什么当干部”,思考自己有没有通过自身努力而让更多的人过得更好的公共理想,坚持把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而不是为自己谋取名利,作为当一名干部和个人成长进步的根本追求。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工作状态,锲而不舍、攻坚克难,在全身心投入各项工作任务中锻炼党性、锤炼作风、提高本领。

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王晓,书记处书记贺军科、罗梅、汪鸿雁,团中央机关全体干部参加了学习。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