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民之所忧,思民之所思---温总理六年答记者问回顾

发布日期:2009-03-13    浏览次数:

==== 2003年 ====

2003年3月18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信心・勇气・力量――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侧记

“感谢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一段充满感情的自述,拉开了共和国第6任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会序幕。 生长于战乱之中,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人们强烈感受到这位新任总理在艰难中铸就的性格:“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了一种信念: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温家宝铿锵有力的话音未落,如潮的掌声响彻大厅。全文开场白: 感谢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 ■语录集: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一定要以人民给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忠实地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 我总记着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 我总默念着林则徐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如果要我说现在的心情,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有千钧重。我非常希望跟大家交流意见,因此,破例再给一个提问的机会。

==== 2004年 ====

2004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王岩摄

总理的“四真”与“四最”――温家宝记者见面会侧记

还是沉着稳健的步伐,还是儒雅温和的笑容。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刚刚结束,温家宝就赶到了人民大会堂三层金色大厅。在无数亮起的闪光灯中,一位坐在前排的记者起身,向频频微笑招手的总理亮出红色条幅:“全国人民向总理问好”。 去年,温家宝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6位总理。谈到面临的困难,他说,“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最关心的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和奋进。”全文 开场白: 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你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录集: 我没有用什么力量吓唬布什先生,但是我觉得美国和世界各国公开表明一个中国的立场,有利于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去年就在这里我曾经把社会主义比作大海,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今天我在这里又想把社会主义比作高山,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 引用:“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里我想讲一下,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接受人民的监督。因为在我的脑子里……

==== 2005年 ====

2005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百折不挠勇向前――温家宝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

“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灾难太深重了,这就培育了我们的忧患意识、生存意志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我们这个国家太大,问题太多、太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这个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定信心、永远奋斗。” 上午10时10分,人民大会堂三层中央大厅。一段饱含深情的开场白,拉开了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的序幕。全文

开场白:

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

语录集:

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行百里者半九十”。

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中日关系也存在着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是在政治方面,其根本问题是日本方面如何正确对待历史问题。

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

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实,就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总是受人欺辱的,至今中国没有派过一兵一卒去占领任何国家一寸土地。

印度有一篇古诗叫《奥义书》,可能是梵文,我把它演绎了一下: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文化辉煌。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更多

==== 2006年 ====

2006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人民使我看到信心和力量――温总理会见中外记者侧记

“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3月1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三楼中央大厅。温家宝总理在这里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那有力的手势、铿锵的话语,让人们再次领略了共和国总理的坚定、自信、务实和从容。全文

开场白:

我从群众的意见感受了大家对政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需要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

语录集: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人民的儿子。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人民。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主张两岸进行协商与谈判,这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

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中国有限的军费增长完全是为了改善军队的条件和提高自卫的能力。我们自卫的国防外交政策是透明的。

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

引用:一句是萧伯纳说的,“自由意味着责任”,一句是美国老报人赛蒙・斯特朗斯基说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更多

==== 2007年 ====

2007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摄

一切归功于人民――温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

3月16日上午11时,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里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真切、简短的开场白,让人们再次领略了总理的赤子情怀。

4年前,就是在这里,刚刚就任总理一职的温家宝庄严承诺: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一定要以人民给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忠实地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全文

开场白:

政府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政府工作走过了4个年头,我们必须懂得一个真理,这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

语录集:

我昨天浏览了一下,有一个网民写道,说总理的心究竟同我们有多近?他在思虑什么?

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

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

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这是管子的话。

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要实行教育和惩治并举的方针,让每个干部和领导者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我们这个民族深知遭受奴役、侵略所带来的痛苦。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真诚的。更多

==== 2008年 ====

2008年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事不避难 奋勇向前――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

“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让人民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还是温和而清晰的语调,还是真挚而坚毅的目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用饱含深情的回答,向人民作出郑重的承诺。

迎着热烈的掌声,温家宝向大家频频挥手致意。全文

开场白:

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我脑子里在盘旋四件事情。要使中国的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这就必须解决经济发展当中的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语录集:

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其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

引用: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更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