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本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党的历史与学习型政党建设

发布日期:2011-07-0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是个“学习型政党”,尽管最初没有这样的理念,但这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有的品质。因为不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外来的,而且建立政党从事革命斗争也不是本土政治,何况还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这都需要学习,既从译著中学,到国外考察学,更从革命实践中学。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将它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90年历史,大体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阶段,简单地说为三个“30年”。这里,按照三个“30年”的历程来论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与党的历史发展的关系。

一、第一个“30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时,产业工人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几,个体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群众占人口的绝大多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主要力量在农村。由此,出身于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党员在党内占大多数。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这种状况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面对这种形势,怎样使党真正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品质的无产阶级政党,是那时党的建设的迫切任务。毛泽东依据农村和红军中党组织的具体情况,率先提出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着重从思想上党的思想建设。1929年12月,他主持制定的《古田会议决议》初步回答了在党员队伍以农民成分为主的情况下,应当如何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倡导的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原则逐步成为全党共识。同年12月瓦窑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党不惧怕非无产阶级党员政治水平的不一致,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去保证提高他们作为先锋队战士的觉悟。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号召“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通过革命斗争,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布尔什维克的战士。”

毛泽东在延安,是他一生学习马列著作最多的时期,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和《新民主主义论》等一大批光辉论著。在毛泽东带动下,广大党员干部掀起学习马列著作热潮,形成了建设事实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浓厚空气。正是在这个热潮中,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

1942年开始的全党普遍整风运动,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教育运动。它进一步解决了怎样对待马列著作,科学地认识马列主义的方法和态度问题。在抗日战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成为全党共识,党中央决定开展整风运动。毛泽东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既是整风运动的指导文献,也是建设实际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文献。通过整风学习,批判指导思想发生过的“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诸多方面总结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辟地论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高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随后召开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由此,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第一次有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伟大结晶。在这个理论的指引下,党不仅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第一次打败外国侵略者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取得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创建了新中国,掀开了现代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二、第二个“30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二次结合”中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十分艰辛的探索

第二个“30年”,即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是三个“30年”中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关系最为复杂和曲折的时期。在这“30年”,尽管党的指导思想有严重失误,但党中央和毛泽东却始终强调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比较集中地有以下三次。一是建国初期。毛泽东在七大推荐《共产党宣言》等5本书的基础上,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推荐几本,共12本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干部必读”。他号召全党要学习过去不熟悉的东西,除学习马列理论外,还要学习经济建设和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195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要求每个党员都应无例外地和不间断地系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同志著作。随后,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至三卷,作为全党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著作。同时,还组织翻译出版《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等马列经典著作。

二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为了纠正已经认识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的错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多次要求全党学习马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著作。1958年11月,毛泽东建议读斯大林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随后还建议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3版,要求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去读这些书。1959年冬,党中央再次号召全党干部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央领导人带头组织读书小组,各级党委也纷纷集中学习。毛泽东在该年底至翌年2月,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边读边议,逐章逐节地研讨,形成了广为流传的《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批注与谈话》。

三是“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在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号召有阅读能力的,要读几本马列主义的书。1974年12月,他发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谈话,再次要求“多看点马列主义的书”,有关方面选编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的33条语录,在全国掀起“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应当怎样认识这“30年”的历史发展与学习马列著作的关系呢?从上述三个时期看,建国初期的学习,由于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在总体上是正确和比较正确的,因而学习马列著作起的作用是积极的,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方针政策。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学习马列著作起的作用是双向的。对于纠正已经认识到的“左”的错误而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使全党比较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于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中苏论战来说,则强化了阶级斗争问题,起的负面作用很大。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学习马列,却对马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作了误解或教条化的解读。如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他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可见,教条主义地学习马列,无论是谁,都只能使党的历史发展遭致曲折和挫折。

三、第三个“30年”:从号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其间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强调全党一定要善于重新学习,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革命。他指出: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于马列主义,邓小平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对于毛泽东思想,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这四个字。邓小平正因为掌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支持和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掀起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滚滚潮流。在十二大,他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辉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引下,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理论,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新一代领导人,也非常重视学习理论,继承和发展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1994年3月,江泽民发表《学习学习再学习》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事业取得的每一个发展和胜利,都同全党的学习和进步密不可分。1995年11月,他提出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把“讲学习”摆在首位。在1997年在十五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要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号召全党学习马列理论时,要坚持“三个着眼于”,同时强调要创新。正因如此,2000年春天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

2002年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基础上,提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思想。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党中央在接纳“学习型”理念和建设学习型政党过程中,把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同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结合起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此基础上,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创新理论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此后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际上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的伟大实践。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了重要部署。这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四、历史启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个始终坚持”

首先,应始终坚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从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看,无论胜利或挫折、成功或失误,都与是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有密切关系。毛泽东谈到民主革命时期的教训说,我们所要的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谈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工作失误时也说,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坚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三个“弄清”:一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定要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二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是科学,强调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三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是开放(即发展的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应始终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要求所在。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科学回答时代课题。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成为认识中国和改造中国的强大物质力量。党的艰辛探索历程表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之路,更是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和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第三,应始终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90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利益,从党的宗旨言,就是毛泽东讲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从党的实践而言,当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正确时,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不正确时,则违背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应始终坚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把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当前,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要求我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持学习、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也离不开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学习修养,廉洁自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先进性。然而,有的地方和部门的腐败现象还很突出。新中国60多年来,党一直为此艰辛探索。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不断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并且逐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探索并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衡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更趋完备。这样,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永葆青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