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怎样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发布日期:2009-04-01    浏览次数:


和同学们在一起聊天,无论开始的话题是什么,最终的话题却很容易回落到找工作的问题上。也难怪,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也不止一次地听他们调侃自己说,“上小学时,大学是包分配的;上中学时,小学是不收费的;上大学时,岗位是很珍贵的。”大家都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慨。

当我问他们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无所谓干什么,只要公司给钱就干。”这代表了当前一些毕业生的心态,这或许是他们经历多次求职失败后的无奈选择,也可能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工作。面对就业难题,我们怎么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呢?

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一张录取通知书,并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我们的明天。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就是不确定自己将来要干哪一行,也要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以便尽早给自己确定一个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我们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将目标分解到行动中。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的同学认为学这门专业,将来不一定要从事这一行业,既然我们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就更应该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我们能做到将自己的爱好和自己所喜欢的职业挂钩,何乐而不为?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我们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变化,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

在我上大学时,还没弄明白什么是“职业规划”,大学就糊里糊涂地过完了,虽然当时老师在给我们进行“专业教育”时讲了一点相关的知识,也不过是蜻蜓点水。我现在很希望在新生入学时,学校的老师能专门拿出一点时间来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现在我的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在快毕业时,才忽然想起自己还要找工作,就去图书馆翻阅一些面试秘籍、职业生涯之类的书籍,恐怕“临时抱佛脚”也晚了些。古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尽早做好职业规划,在毕业时我们才不会感到迷茫。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经过三年“三更灯火五更鸡”的高中生活,我们有幸闯过“独木桥”,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不少同学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是在“精英教育”理念下遗留的弊病,我们真的与众不同吗?未必。

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能受到大学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观念是否也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而改变呢?上大学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我们的另一个新起点。接受高等教育不是我们的职业,只是我们所有教育方式中的一种比较传统的方式。在现在“终身教育”理念普遍深入人心和知识更新加速的情况下,短短的四年大学生活并不能使我们掌握终生不过时的知识,我们没必要有高人一等的感觉。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位拥有四年工作经验的人比一位拥有四年大学生活的人更受企业的青睐,更何况我们的大学生活是怎样过的,大家心知肚明,我们更没有理由去与众不同。大学毕业生只是中国千千万万劳动者中的普通一员,这是我们要时刻牢记在心的。

既然知识没有不过时的,在大学我们要学什么?说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我们是要金子,还是要学会点石成金术?大家都会选择学习点石成金术,在大学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大学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一种方法,提高的是一种为人处事的能力。学习理论知识就是很好的体现,有很多同学认为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在社会上根本用不到,我承认的确存在着这种现象。可是理论知识是基础,它不仅能指导我们怎么能把事情做好,还能告诉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理论知识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点石成金之术,也是提高我们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

理论固然重要,可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懂空洞的理论,不会实际操作,“眼高手低”是一些当代大学生的通病。毕竟用人单位看重的还是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我们要把握好大学时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身技能。做到有备无患,才能从容应对现实的各种挑战。

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的,有时这种差距还很大。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一旦处于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很难坚持下来,尤其是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我的一些同学在工作单位干了不到一个月就立马辞职不干,甚至有的同学就说,“谁说现在工作不好找?我都炒掉好几个公司了。”问他们不干的原因,无非是整天干一些和所学不相关的活,或者和同事关系处不好等等,还有的同学认为用人单位对自己是大材小用,以自己的才学最起码也得干个中层的管理人员。我们能做到吗?我认为能做到。

有这种上进的想法是应该受表扬的,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凡事总会有一个过程。试想一个做事挑三拣四、连同事关系都处理不好的人还能做好什么事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做管理人员是我们的理想,而现实是我们是刚进入公司的普通职员。普通职员与管理人员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坚持下来,然后努力缩短差距,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只有我们戒除好高骛远的思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我们肯定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主动改变就业观念

现在大学生的普遍心态是找工作就找自己喜欢的、高薪酬的工作,不然宁肯在家待业也不肯“屈就”。我的一部分同学还有一种先玩一段时间再找工作的心理,还有的同学干脆以找不到工作为借口呆在家里心安理得地“啃老”。可见改变就业观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的关键。

我赞同“骑驴找马”的就业观,但是我们千万不能虐待这头“驴”,“驴子”走得再慢也比我们步行得快,更何况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喜欢步行。到哪工作,干什么工作,需要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国企、高薪、公务员是现在大学生非常向往的目标,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无奈水涨船高,人越多,门槛越高,可是还有很多人不到黄河心不死。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否胜任这份工作还是要靠自己的个人能力。工作再好,你做不了,从头忙到脚也是徒劳无益。

我们不一定非国企不进、非高薪不就、非公务员不考,“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国家对我们年轻人的希望,也是对我们的要求,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一样有适合我们发展的机遇。乡镇企业、小公司一样需要人才,一样具有发展潜力。条件艰苦,但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工作辛苦,但能增长我们的才干,这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大笔财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仍有现实意义。三百六十行都是人闯出来的,如今,自主创业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尤其是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下,只要我们有信心也不妨闯一闯。最近,我采访了两位青年创业者,虽然他们一路走来不容易,但我还是认为成功并不像别人说的那么难。关键是创业者的心态问题。

“行然后知不足”,只有我们亲自去做了某件事情,才能知道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是困难的还是容易的。我们在脑子里想象困难,无形中就把困难放大了,其实我们想象中的很多困难在现实中都碰不到。只要我们的思路正确,有成功的信心,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们就能成功。

“成功学”现在很有市场,媒体上讲的是“成功人士”,书店里卖的是“成功教材”,不少年轻人对此很迷信。其实真正的成功人士不是学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出来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如果说世上有一条能通向成功的道路的话,我认为是行动。

Baidu
sogou